服务热线:0851-86889017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2016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发布日期:2017-12-14 【

阅读

一。政治模块

1.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5.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7.政府的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9.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0.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核心)

1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自治权

15.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6.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7.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8.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9.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3)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政协的职能: 1)政治协商2)参政议政3)民主监督

2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2.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二。  经济模块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分配方式: 1) 按劳分配 2)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3) 按生产要素分配

3。         财政的作用(依东城模拟最后一题):1)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 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4。         消费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倒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5。         消费类型: 1)钱货两清消费2)贷款消费3)租赁消费

6。         影响消费的因素:1)居民收入2)物价水平

7。         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8。         就业观,择业观(依东城综合练习,海淀模拟)

9。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贸易全球化2)资本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

10。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1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基本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 哲学模块(原理 → 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   

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   

(一)联系的观点

 1、 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 因果联系   

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   

4、 发展的观点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用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  

6、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   

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⑤学会优化结构  

7、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观点  

8、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9、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11、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2、主次方面关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第八课)

14、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15、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16、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四、人生观、价值观(第六、七、八课)

   

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18、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9、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2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2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23、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方法论: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2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①相信群众

②依靠群众

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5、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方法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四。文化模块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 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4。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注意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上一篇: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下一篇:高考地理最完整答题攻略!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铭师堂辉煌
铭师堂题名
教育资讯
培训课程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13917次 /今日浏览72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
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330号

免责申明: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微信关注我们

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80号师大嘉信华庭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