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的知识点共73个,具体分布如下:
考点  | 备注  | ||
一、声现象(4个考点)  | |||
1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是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  | |
2  | 声音的特性  |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 |
3  |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防治噪声  | |
4  | 声的利用  | 声的利用  | |
二、光学(两大块)  | |||
(一)、光现象(5个考点)  | |||
1  | 光的传播  | 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 |
2  |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光的反射现象  | |
3  |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案  | |
4  | 光的折射  | 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光的折射现象  | |
5  |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 光与颜料的三原色及其物体的颜色  | |
(二)、透镜及其应用(2个考点)  | |||
1  | 透镜成像规律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 重点  | 
2  | 眼睛和眼镜  | 远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 |
三、物态变化(4个考点)  | |||
1  | 温度与温度计  | 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 |
2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 |
3  | 汽化和液化  | 区别蒸发和沸腾,且对水的沸腾实验中的器材、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评估与交流及其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  | |
4  | 升华和凝华  | ||
[复习指要]学生常见区分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出现错辨,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于这些现象学生应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它的产生过程及原因,做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科学。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  | |||
四、电与磁(五大块)  | |||
(一)、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7个考点)  | |||
1  | 电路  | 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 |
2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 |
3  | 电流  | 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正确使用电流表,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 |
4  |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图中利用其电流规律来分析做题  | |
5  | 电压  |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区分电压表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  | |
6  |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利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来分析电路,判断故障  | |
7  | 电阻  |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 |
(二)、欧姆定律(2个)  | |||
1  |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
2  |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 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  | 重点  | 
(三)、电功率、家庭电路(5个)  | |||
1  | 电能  | 电能的单位换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及其电能的求法  | |
2  | 电功率  | 电功率的计算;估计一些家用电器的功率;区分电功与电功率  | |
3  |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原理、电路图的画法、数据的处理及其得出实验结论  | 重点  | 
4  | 电与热  | 利用焦耳定律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  | |
5  | 家庭电路  | 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及其排除家庭中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  | |
(四)、电与磁:(6个考点)  | |||
1  | 磁现象  | 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及其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
2  | 磁场  | 各种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 |
3  | 电生磁  |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及有什么关系”的实验探究;奥斯特实验的做法及其结论  | |
4  | 电磁继电器  |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  | |
5  | 磁生电  |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
6  | 电动机和发电机  | 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 |
(四)、信息的传递:[考点提示]  | |||
1  |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 ||
2  |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 ||
五、力学  | |||
(一)多彩的物质世界(5个考点)  | |||
1  | 宇宙和微观世界  |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微观角度看物质三种状态,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 |
2  | 物质的物理属性  | ||
3  | 质量  |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 |
4  | 密度  | 中考热点  | |
5  | 测量物质的密度  |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 |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 |||
1  | 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  | 易考点  | 
2  | 运动的快慢  | 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 |
3  |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 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
4  | 力  | 力的理解、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 |
重点:是能结合日常生活事例理解解释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是解释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的有关现象。  | |||
5  | 牛顿第一定律  | ①牛顿第一定律 ②惯性的概念及解释惯性现象  | |
6  | 二力平衡  | ||
(三)力和机械(5个考点)  | |||
1  | 弹力  | 弹力概念、产生条件、测量工具  | |
易考点: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读数。 易错点:是弹簧测力计原理中的“伸长长度”和“弹簧长度”分的不清楚而导致出现的错误  | |||
2  | 重力  | 具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示意图  | |
难点:是重力的大小,区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是重力的方向,尤其是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方向,要注意与压力和浮力方向比较。  | |||
3  | 摩擦力  | 摩擦力分类、和如何增加减小摩擦力  | |
4  | 杠杆  | 概念、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应用、杠杆的分类和用途、杠杆的示意图。易错点是杠杆力臂的画法  | |
5  | 其他简单机械  |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 难点  | 
(四)压强和浮力(6个考点)  | |||
1  | 压强  |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 |
易错点有三个 ①理解分清压力和压强; ②压力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 ③求压强时受力面积的判断。  | |||
2  | 液体的压强  |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 |
3  | 大气压强  |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 |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 |||
4  |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 |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 |||
5  | 浮力  |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 |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 |||
6  | 浮力的利用  |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 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 |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 |||
1  | 功  | 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功的计算  | |
重点:是功的概念和计算;难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
2  | 机械效率  |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机械效率  | |
重难点:是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 |||
3  | 功率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重点  | 
难点:是对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的理解以及功率的计算  | |||
4  | 动能和势能  | (1)、影响几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以及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 重点  | 
5  | 机械能及其转化  |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 |
(六) 热和内能(4个考点)  | |||
1  | 分子热运动  | 正确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 |
难点:是对分子间引力、斥力的理解,中考还常考查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 |||
2  | 内能  | 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和机械能的区别,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会判断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结果。  | |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 |||
3  | 比热容  |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 难点  | 
4  | 热机  | 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料的热值及热机的效率  | |
(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个考点)  | |||
1  | 能源家族  | 能源概念,能源分类  | |
2  | 核能  | 核能、裂变、聚变的定义及其现实中的应用,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 |
3  | 太阳能  | 太阳能的特点,及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 |
4  |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 知道永动机失败的道理,能分析出各种能之间的转化情况,知道所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既有条件,也有代价。  | |
5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①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 ②各种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影响 ③设想未来理想的能源  | |
上一篇:中考前一个月,各科复习策略!
           备案号:
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786956次              /今日浏览2167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微信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