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铭师堂高中语文提分全攻略
不要再问我捷径了,命运馈赠的捷径会在暗中标好价格,偷懒没用,迟早会还回来。
也不要让我提供各式资料。
答案里给得还不够清楚?
命运不会亏待持之以恒努力的人。
说不定某天会有一些孩子,他们看完这篇回答去实践后,会有可能改变人生。作为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近成年人,我认为让别人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也坚信真正想要提高的人不会做随意的伸手党。
以下是根据多次实验成效改进的做法,高中全程适用,特别试用于高三第二轮复习。
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复习+考试。
建议复习资料:
最新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x1
素材大全x2(一本讲最新时事的、一本对素材选择较别致新颖少见的)
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x1
小甘语文背诵小册子x1
历次模拟考卷x1(无需复印)
复习篇
字
背诵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正确使用方式
如何提高作文分数?
如何正确使用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
考试篇
考试速度调整
考试时的自信心调整
应试技巧篇
如何做诗歌题
如何做文言文题
如何做排比句
评论区问题
Q1:成语如何复习?
Q2:如何提升文言文?
Q3:如何提升作文?
Q4:高三如何选择复习手册?
Q5:语文考卷中,最后的现代文阅读技巧是什么?
Q6:社科文章读不懂怎么办?
Q7:写作文担心经典立意拿不到高分怎么办?
Q8:中考刚过、高一、高二生如何学语文?
Q9:语文底子好但后来又不太行的人,只剩高三一年了,如何提升?
Q10:语文底子不好的人,只剩高三一年了,如何提升?
Q11:距离高考只剩九十天左右,还要买五三吗?
Q12:如何分配做题时间?
Q13:关于复习资料的寻找
一、复习
1. 书写习惯
1.1字
如果你的字被老师说过很多次太潦草/不好看,请注意,贯穿在你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是练得一手工整干净的好字。为什么?高考阅卷时,每位老师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审查你的答案并给分。如果你的字难看,老师可能连你的陈述都没怎么看完,就会根据你的前几句话看是否踩到点,依此给你分数。所以骚年,如果依此下来每个小题都这么被扣个0.5或1分,整个主观题区域集中下来,你的分数就会比同等水平但写得一手好字的人低8分上下,就是因为你的字不如人家,你甘心吗?但是为什么不要求你练好字呢?因为你时间不够了(当然高一高二的嫩草们还是可以尝试专门找字帖练练),所以只能尽量写整齐,不乱画不跳上跳下。其次,养成写错字轻轻在字中间划一横(禁止划斜线,不工整得太明显),然后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写下去。没错!不划斜线!因为只要下面写得对的话,老师跳着看那么快,是不会注意到这些写错字的细节,他们主要在乎他们看你这句话看得爽不爽!养成这个良好习惯,你会在语文高考中得到很多优势。
1.2陈述
平时练习,多在主观题中有效使用12/(1)(2)/第一第二,一步步改善你的陈述。第一,试卷上列出你要说的关键词;第二,按逻辑/轻重/踩点成功概率理清顺序;第三,组织语言,套入专业术语;第四,按点工整写在答题卡上。如果这个平时没有很多时间刷题海,就挑最近1-2年的认真做3遍,以后即使不太熟练也能依记忆画瓢。
2. 背诵
常见误区:1)背书不背名字和作者。2)老师给你的背书计划没有可操作性,但你依然照着她的要求背下去,导致你前面记得很牢,后面记得混乱。3)你的背书计划常被老师打乱,她突然告诉你哪天要检查哪里,过几天这样子的检查又不了了之,导致你有一些文章特别熟,有一些因为缺乏督促而不熟练。→你被老师坑了。背书的是你,不是你老师。
2.1总记
先大概记得所有高考篇目,大部分不要求熟练。
2.2每日完善
每天坚持把一篇不是很熟的长文记熟,累的话,就记一两段,其中穿插2-4首你最熟悉的古诗词。
2.3做标记
背记最熟的古诗词时,一边背一边在脑海里写字,记不清字词的用铅笔在小甘上打圈,背完一两首就翻到目录处,在那首诗上打个小钩,背过每一首最熟悉的,近段时间就不要再浪费时间背了。如果最熟悉的都过了一遍,但不熟悉的还没有背完,那就把熟悉的再来一遍,也要记得打小钩。打过的钩不要擦去,这会增加你的成就感。
2.4熟练
背记不熟的长文和古诗词时,语速要快,上下文衔接要感到完全没用脑子,达到顺嘴说出的程度。不要觉得背完全文就是背熟的意思,背熟的真正感觉是,你能边背它,边毫无压力地做其它事;退一步的程度,也是背它的时候不经大脑,像是嘴巴记住它一样。
2.5如何处理老师的背书进度
老师毕竟是老师,你可以在TA面前做样子,但是绝对不要让TA干扰到你背书的进度。我当年在背小甘的时候,老师每次经过我的身旁,我都会及时改口在假装背TA要求的篇目。不过,如果老师要求背诵的篇目,正好是你不熟悉甚至不会背的,先跟着老师搞定吧。如果你的老师对背诵熟练度要求不高,那你就自己提高。背完了那一篇,记得在小甘目录上打个小钩。
2.6提升
按正常的进度下来,你可能半年就熟悉了小甘上所有要求必背的篇目,而且非常熟悉。此时,你的小甘上可能已经打了2-3遍钩了,这时,你可以开始强调默写,或者想想挖空填时怎么背。
2.7*进阶
如果你觉得不过瘾,就背背不要求必背的篇目吧,除了有胜人一等的快感,也许会有其他惊喜。
3.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正确使用方式
因为53普及率和好评率都蛮高,所以高考总复习推荐这一本。语文高考的复习资料只要这一本,再加上老师平日发的成语积累、历次模考试卷、作文资料书。
使用53时,需要分辨:
1)哪些是需要在考试前做,可以改善答题思维的?
2)哪些是在考试中需要记住,属于做题技巧类的?
3)哪些是考试后,跟考题对比分析后让你有所感悟的?
3.1考试前
文言文和阅读题是必须要做的,成语解释看一看,就当看小说,觉得无聊可以自己编一个语境或者小说到处套,这个不必详讲。文言文的做题技巧会在考试环节中提到。
3.2考试中
病句的几种表现形式的总结务必背记下来,考场上一个个套用,总会中招。刚开始可能不太熟悉,但之后会越来越顺手,麻麻就再也不用担心你的病句题对不了啦。
3.3考试后
病句如果出错,请对照53;成语如果出错,请对照53,如果53上成语不全,你需要自己补上去,平时看成语题就当看小说,但考试后看成语,不仅要手动用红笔写上,还要把这题黏到53上。
其实53还有很多科学使用方法,但据我推广之后,除了以上3条,其他条数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人群,所以其他就不专门提出来,想要详细了解的欢迎提问。
4. 如何提高作文分数?
作文应该算是高考语文里占分最大而又最容易提分的地方了。
如果你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强烈建议先搞定作文!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应试作文因为具有强大可变性,导致它的核心考查内容具有强大的不可变性,所以能使你的复习更有效率。因为,如果某东西表里都变的话,对于出题人/考生/阅卷官,都是一个强大的挑战,必将导致不同年份出卷做卷阅卷的不可借鉴,这会使得大多数勤奋备考的考生失去表现他们努力的一个指标,这是高考里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作文审题非常重要,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想要学会如何审作文题?请移步53。然后,在它的审作文题技巧页细读,用它的方法对着高考作文题进行揣摩。
所以,在以下方面:议论散文、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小说、其他格式。这个举例的排名有分先后,在你不是对自己的作文水平特别特别有自信心,同时资质又不是特别特别高,也不愿意花特别特别多时间去研究如何拿作文高分之前,就按照这个的排名先后,及早确定你的行文风格,建议前两项,不要听信语文老师的多尝试各种风格,浪费时间。
分类主要是针对风格来说的,所以分类可能不是很标准,你们懂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好啦。
先略说后几项。记叙文只在初中写过,高中尝试不多,所以在此不卖弄拙见了;抒情散文主要是看阅卷老师和你的审美匹配度高不高(开玩笑啦其实我也不懂),虽然我尝试的几篇分数都不低,但是觉得在考场上很拼脑力和情绪状态,所以还是不建议尝试;没敢尝试过小说;其他格式比如用药说明书,但是这个取巧程度的代价太大,风险高收益高,不建议高考考场使用。
整体上,语文老师们也会比较推荐写议论文,文科僧写议论散文,理科僧写议论文。如果僧们看了如何写排比句等修辞题的大招后,一通百通,就都可以写议论抒情散文了。
写议论文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横向、纵向。
详讲横向。
4.1横向议论文
初等模板:主题排比句+举例一、二、三+呼应主题排比句。
1)主题排比句可以使用比喻、对仗、夸张、象征,三句为好,最好能跟下面举例有关(不是每个批作文的老师都会看中间的举例,所以开头至关重要;2)举例最好举一个大家熟悉的紧跟时代的人/事件,一个大家不熟悉的紧跟/不紧跟时代的人/事件,一个半边缘的教科书上的人/事件。用到的书依次是:最新素材大全,新颖素材大全,文言文翻译书。3)改变比喻对象,继续写排比句,而且要升华+正能量+更好的文采。
中等模板:题记+主题排比句+举例一、二、三、四、五……+呼应主题排比句+一句升华/呼应题记。
1)题记是个挺好用挺奇葩的东西,大家多翻翻53上的优秀作文就知道了,不过题记要么深刻,要么非常有文采,共同特征是:简洁。2)当你搞定小甘的古诗文背诵,或者文言文翻译书上古诗词的翻译后,主题排比句对古诗文的引用可以信手拈来了,逼格瞬间上涨。3)当你熟记/分类很多作文题材了,在三大段举例中,你可以将三个事件略写,放在第一段做正面举例,渲染出宏大的氛围;第二段就放一个详写的反面例子;第三段再来一个详写的正面例子。→制造不平庸而波澜起伏的议论效果。4)这个同第二点。5)呼应题记可以用对仗,但是同样需要话语的简洁,含有满满正能量的升华最好来个感叹号,如果是个反问句也不错,找到你擅长的升华风格,这个很容易做到。
高等模板:从头排比+议论+抒情+渲染氛围到尾。(俗称从头“矫情”到尾)
可以去看看高考满分作文,那就是终极目标。抱歉的说一句,我只是中级程度,没有练到这个境界。但比较游刃有余的中级模板,外面再多些文采修饰和一手工整的字,也可以保证你怒刷到55分左右了,不要追求太高,到个54/55就够了,再往上练就是浪费时间,不如拿这时间去刷文综理综呢,嗯哼。
4.2纵向议论文
横向说的是围绕一个主题,找几个人和他们的事件来包装。那么纵向就是对一个人的深度挖掘包装。各有难易,但考虑到高考作文中要求贴合时事的要求偶有出现,以及审题套题不到位的情况,我建议选择横向议论文。
纵向的话,需要选学生中半边缘化的人物来挖掘。比如孟浩然、阮籍、狄更斯、但丁、聂鲁达、马奎斯、巴金、穆旦等。既要让老师知道有这么号人物,又要让老师知道你深入了解/研究过此人。
纵向议论文对文采的要求程度更高,因为你描述一个人在许多事中做的抉择时,既不能与自己前面说的雷同,也不能与其他同学说的雷同,而且更需要你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深度。
想写好作文需要做到:字迹工整(练字),涂改痕迹不明显(字中轻划横线),头尾文采佳(比喻象征排比),具体不空洞(举例子并议论),感情丰沛(大量运用排比句)。
P.S.
1)使用素材大全时需要注意到,不要所有事件都有印象而一件都不能叙述。你需要:记住5件时事既可以详细展开又可以略写的;记住5件新颖而偏僻的事,同样要做到详略都运用自如的程度;记住5件教科书上半边缘的人事,达到略写程度即可。
2)如何写排比句?详见附录第三条。
5. 如何正确使用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
按我从前的观察,这本书基本只有在背书时、老师布置文言文课内作业时才会被偶尔使用,可惜。而这本书优点至少有以下几项:1)有作者生平介绍,可以拿来搞作文素材;2)有较详尽的解释,可以拿来提高文言文积累;3)古诗词翻译水平不低,可以拿来丰富文采,特别可以用在作文的开头结尾的排比句里。
重点说2)的使用步骤,其余两者可以自己发掘,比较容易。
5.1自己想办法挑出一篇中上难度的文言文,然后全文翻译,不懂的字词句用铅笔画圈圈,一边画一边吐槽(提高兴趣),或者自问自答,想办法记住这个画圈圈的时刻,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样子是为了将来遇到类似字句时,能够通过情绪/问答,拉开记忆的抽屉,让自己可以回忆起来之后的解释是什么。如果你牢固记住了解释,那这个环节可以省去。
5.2反复看、反复读弄错的地方。弄完整篇文章,圈圈不划去。
5.3两天后再来全文翻译一次,错的继续画,对的擦去。这次翻译注重培养句读能力,因为第一次可能不熟悉,第二次翻译速度会明显提升,这时候,你已经可以较快分辨出古代专用名词,所以这一边注重句读。
5.4隔几天后再来第三遍,同上。如此往复知道这篇文章不仅翻译上基本没有问题,就连句读的节奏也拿捏的很准。
5.5如此效仿,搞定难度更大的两篇。这三篇过后,你的上层建筑已经略稳固了,然后就可以回过头来,以淡定的心情,边看边翻译边吐槽完一些简单的古文了。
二、考试
1. 语文考试有以下误区,请自觉对号入座,获得相应疗法:
1.1做题太快
排除你是又快又好的高手后,一般是由于你懒得去思考,很可能是你觉得自己即使思考,分数也不会提高,或者觉得语文这东西毫无逻辑,思考无用。
对于前者,要么是你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要么同后者一样,是你思考的方式不对。如果是你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下次练习/考试,无论如何请想一些与前后文有关的思考(当然这在应试里不是很有用,但至少你要感受一下这过程哈)。语文的思考,除了特别有天赋,能够句句踩点的人;一般思考方式是体现在文句表达上。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即使思考了,觉得仍然成效不大。
语文的思考模式,同化学物理一样,需要从看起来纷繁的表达中抽象出一套表达公式,然后根据前后条件,对细微地方进行删改,但总体的思考模式不变。
解决方法就是用(公式)模板思考,记得把字写好。
【看来还要再开一个语文模板的坑……】
1.2做题太慢
如果是写字慢,那请自行提高吧骚年。
如果是读题做题慢,那最好训练出一套自己的做题顺序,前提是你距离高考的时间还有至少5个月,能够保证你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这条路。我基本属于这个类型,无论题目的难易,我一般都是差5-10分钟完成整套卷子。我自己的做题顺序是:古诗词填空→成语、病句题→排比句等题→文言文→诗词鉴赏→社科文章阅读→社科文章主观题→作文→古诗词填空检查→答题卡整体填涂情况检查。【之后会详细解释我最终使用这个顺序的原因,大家可以做参考,但古诗词和作文顺序不能改】
1.3做题忽快忽慢
这种情况貌似也有,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以前问过有这种情况的同学,也不能够解释得很清楚,据说和题目难度有关?有这种情况的孩纸,可以告诉一下我发生种状况的原因。也许我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啦。
2. 考试时的自信心调整
有的人天生(自我感觉)语文素养好,但不注重系统强化和反省,平时语文成绩可能忽高忽低,但总体还是高于全班的语文平均水平,但是以这样的状态去参加高考,只能是靠运气。高考虽然也看运气,但毕竟是靠实力的。所以直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前,都不能自我感觉太良好,以至失去斗志。
非高考的场合,遇到感觉整体较难的试卷,有两种情况:
2.1这套卷子太偏了
这从一些细节是可以感觉到的,比如多选题的选项奇怪,古诗词填空超纲严重,文言文题奇葩,社科类文章正确选项隐藏得太深,根本不给人活路。OK,这套题你可以认真做,但是紧张的心情就放松下来吧,考得低并不代表什么,考得高也不代表你高考会考得好,甚至你如果一做这种题就考高分,危险!当然,偏题正题都能拿高分的考生除外。
2.2这套卷子贴近高考,而且难度的确大
那么你也可以不用紧张了,大家感觉几乎都差不多,你只要在心态的稳定上胜过他们一些就好。此时较好的心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做到:
1)模仿嚼口香糖动口腔的感觉,减少紧张程度,亲测有效。
2)自我庆幸这不是高考,还有可以改正进步的机会。
3)先看看做一做排比句【这个东西也有方法可循,以后会及时补充】这些题,尽量先做一下靠近作文的那几道主观题放松心态,然后用古诗词鉴赏减压(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死守做题顺序)。
4)因为语文卷的难度提升,主要表现在客观题的干扰性增强上,而主观题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难度很大时,先搞定大部分主观题吧,等到思绪冷静了,再开始攻克客观题。
BUT,有的孩纸可能会问,既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建议做主观题,那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这种方法呢?
原因是,主观题其实比较花时间,在客观题难度不高的情况下,建议先用较少的时间拿到该拿的客观分,然后留时间慢慢解决主观题,尽量答工整答多;而在客观题难度变高的情况下,因为无法保证能够拿到应有的客观分,索性能拿多少主观题的分就拿多少,最后再来解决纠结的客观题,这时候因为有主观题的底气在了,做客观题就不会很紧张,一般就会能够发挥得比别人(那些花大时间做了客观题又不能保证拿分,而主观题想要好好做时,却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焦虑进一步增加)好一些,这个一些就是你在难题中战胜别人的法宝。
==========================
附录
注:以下介绍方法,均为提高语文应试分数,不建议使用在研究性学习中。
一、如何做诗歌题?
1. 赏析某些字词句为什么用得好
1.1有两者比较的模板:前者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出什么,没有体现出什么。后者不仅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出了什么,还用了什么手法,更加体现出了什么。所以两者相比较后者更好。
1.2无比较的模板: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这里可以根据手法进行更改),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它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主旨(大忌:主旨不明确/不确定时,就不要写最后一句了)。
其实,你们的老师一般也会给出模板,照着去套用就好。
误区1:老师喜欢对着答案分析诗歌,也要求我们做到跟参考答案的水准一样高,怎么办?原因是,你的老师可能不会特别强调模板的作用,所以讲诗词赏析的时候常会很快掠过去,而把重点放在对着答案分析诗歌题目上。可是,对着答案分析诗歌有什么用呢?很多分析语文试卷的老师常会走入这一怪圈,你们不能也跟着他们跳坑。分析高考语文试卷,其实只是分析参考答案的答题格式和专用术语的使用,不是真的要用感性思维来鉴赏。所以,接下来,你们只需要背53的诗歌鉴赏专用术语、专用答题分析格式,然后套用。
误区2:背了模板,却还是分低,为什么?因为你们只是机械而空洞的套用,而改卷老师虽然喜欢看到答题/分析有逻辑的学生,却不喜欢那些只有空洞的万能表述,而没有真正思考,或没有具体分析的学生。所以,有逻辑的模板+具体分析=鉴赏高分。不过平时考试中,也许老师不会因此给你高分,但你自己一定要长期坚持这个答题法则,不要被他们干扰。因为高考时,阅卷老师在看过了各式各样的混乱空洞的答案后,他一定会很高兴看到一位这么认真思考、规矩答题的好学生,到时候不愁高分。
误区3:发现用模板,因为模板给的东西少,有时候一下子就答完了,有时候又太多太详细,很长时间都还没有分析完,怎么办?其实,在使用短模板时,你可以适当移植长模板里面的一些东西,来增加你的分析字数和分析深度;在使用长模板时,时间不够了,可以适当减少里面的一些次要表述。这个随机应变的道理大家都懂。
2. 营造氛围类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和感情
前者在53上,大致背了就好,还是蛮准的。
后者展开后,其实是在问:这首诗,通过用怎样的修辞和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通过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怎样的愿望,把什么象征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除此之外,在答题时,也要注意转换出鉴赏专用陈述格式和术语。
看吧骚年,这个就是你在考试中,在读诗歌时应试类的思考,我不相信你在用这个方式,答后者的问题时,还能在一两分钟内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你的做题速度自然就慢下去,认真度也能有效提高。
认真多背些模板吧,最好都能有印象,只要求大概记住就好。最不济也要在考试前突击一下,然后试卷发下来还没开始做题时,赶快写在某个角落,以免到时候答题时忘了。
另外,背模板时,不要觉得最多只有五六分的效用。其实在小说、科普类、人物传记类现代文阅读时,这些东西同样用得上,一通百通。比如,营造氛围类模板,小说的题目里同样也有。
二、如何做文言文题?
文言文最重要的考点就是:1)古今异义;2)你读懂这篇文章没有?
1.古今异义
它衍生出来的问题,具体的有字词解释的单选题和长句翻译题,不具体的则贯穿了全文,直接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
如果不是文言文特别好的人,一般建议尽量通看全文,然后翻译句的上下要细细读,以免翻译有错漏,或者直接产生歧义。
然后开始做第一题,第一题一般考古今异义,说白了就是,某个选项里字的解释,跟你看到这个字时,直接蹦到脑海里的现代解释基本一样,那这个字的解释一般就是错的,如果这时候题目要你选出错的,而你又没有时间回头细看四个选项的正误,那就不需要犹豫,直接选了它。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意外。
翻译题的话,如果句子特别简单易懂,那么你只要踩点回答即可。如果句子很难,以至于你完全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那么:1)先联系上下文,分辨语气是褒还是贬,2)因为翻译题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古代专用名词和句读上,所以有些看上去像是古代官职名、地名的,粗看上下文,确定好是不是不可翻译的名称,3)确定需要翻译和不需要翻译的地方,确定句读,4)踩点翻译。
2.你读懂这篇文章没有?
在文言文应试题里,因为多为人物传记,所以你读懂应有以下表现:可以用小说六要素成功还原。如果地名时间不能确定,要么是它真的没有表现出来,要么就是作者觉得仍然跟上文一样在那地那时,无需再重申一次。
还原之后,人物的性格表现和对内容的概括分析题,就不必多说了。
如果出现135那种组合选择题,作为一枚理科僧,该怎么利用技巧,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选出正确组合,应该会蛮轻松的。
关于文言文的备考:详见上文,如何正确使用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
三、如何做排比句?
做排比句时,我自己有几个常备意象:田野、溪流、雨、月光、海洋、苍鹰、杜鹃。
一些描述壮丽景观、一些象征性格、一些表现希望等,这我自己选出的几个意象可以反复用,在好多场景里用。
写排比句不要临时想意象,不然很花时间,平时在做题就要有意识收集意象。收集常用的几个意象,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效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增加文采。
其他修辞题同理,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几个,都要提前、有意识的准备好,不打匆忙仗,把时间省下来去做主观题或者难题,这样的修辞题,只是你的基础法宝。
==================================================
后记
(你们如果已经看累了,这里就不用再看啦,以下纯属个人感想)
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写完了高考语文的经验总结。
想对高一、二党说的话:
你们还有很多时间,来弥补初中基础不扎实的漏洞。虽然你们距离高考,看起来似乎还很远,但这并不是你们可以怠惰的理由。不管你是理科僧还是文科僧,语文在你们的高考中都一样重要,考得好可以拉你们很多分,而且语文一旦扎实学习后,分数会很容易稳定下来。
所以一定要踏实地加油!
想对高三党说的话:我后来想到,广大高三党,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也许只有这几天,比较有空读一下我的这份不完全指南。如果想要准备好语文复习资料,可能也只有这几天来好好搜购。而我个人很希望,如果你们有机会,请一定要试试我在里面提到的东西,虽然我因为不擅于排版和表达,没能将这份指南做到最好。但我一路写下来,对照着我高三时使用的53,一边回味着我的高三岁月,一边整理成文,固然心中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感慨,但我对这份经验的完成度和详细程度,已经很满足了。
所以高三复习时,不管是哪一科目,都不要没有规划、不自省、不自信。
祝你们高考顺利!
Q1:成语如何复习?
病句、成语如果发挥不稳定,那多看53。
1)53总结了,病句有六种错误,先看完每个错误下的例题和解释,然后背下六种错误名称,做题时,在题目旁边写下六种错误,一个一个对着找。病句题刚开始没有感觉时,可以念出声来给自己听,有时候耳朵更容易发觉逻辑、结构错误。
2)成语要看53,自己做的成语题目积累。特别是积累,错的对的最好都要,在每个成语上用铅笔写解释,粘贴到笔记本上,其实考来考去就那么些。53上很多相近相反易混的辨别,也要多注意。
Q2:如何提升文言文?
1)文言文到高三还是觉得比较吃力的话,就要多提升做题技巧,文言文翻译书平时多拿来当小说看。第一道选择题,根据我的做题经验,考点一般是“古今异义”,也就是当你看到题中某个字的解释跟你脑子里的现代解释很相似,那么错的一般就是这个选项。你可以自己去试验十来题,出得比较正的题走这个套路的很多。其他的就多靠翻译书提升,注意踩点翻译等。我写了如何正确使用文言文翻译书的指南和文言文做题技巧,都在这篇文章内。一定要实践,有时候做着做着你可能会发现其他的窍门,这就更好啦!
2)古文读不懂?也许你的基础不够扎实,或者阅读语境太少。
解决方法:休息时翻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从初中开始到高中,相当于由易到难,一篇一篇慢慢翻译,一两篇以后就会发觉你的问题是出在字词的不理解,还是知道字词却无法翻译整句上。
如果是前者,多看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不会的字词全都圈起来,多对着翻译,不记得就看现代解释,看一次画一个圈。当圈最多的出现了,你就知道你是哪些词不理解了,然后大致归类,就可以发觉你是实词不理解,还是虚词不理解,就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识记词。这时候,开始有针对性的识记词了,平日以泛读为主,看翻译书即可;做考题和53上的文言文时,就以精读为主,但凡卡住你翻译思路的字词都死记下来,以后还要反复看看。
如果是后者,对着53看你们考区近年来的文言文题目,然后照着翻译反复练习,建立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翻译得基本语境,意思上能够大致通顺即可。
3)如何确定自己与对应的高考文言文要求水平差距多大?
1.先看这几年文言文高考题,你大概能翻出多少句,阅读或理解速度多快,记在心里。 2.拿出初高中文言文翻译书,从易到难,看哪几篇和高考题难度像,做记号。 3.再用翻译书,从易到难测试你的文言文水平,基本要求是一篇文章,全文理解几乎无困难,偶有不懂之处,也可猜大意,在这个难度上做记号。 4.对此差距,剩下的就是你要提高的。有的人只是缺词汇,有的人除了词汇还不懂古代句式。不用53,对着一字一句翻译,不断练习,熟练后提速,练到超过高考难度后,你可以开始专门针对高考题来做了。
*53不建议高二寒假前买。翻译书倒是一开始就要准备好,很有用。
Q3:如何提升作文?
作文我已经写了模板,两本作文资料书和53审题模块齐上,多实践,一定会提升很快的。除此之外,语言的优美也很重要,平时可以看看优秀作文,多模仿那些句式。如果时间足,建议看名家的写景散文和文言文诗歌翻译那块,会对你的写作风格很有影响。
Q4:高三如何选择复习手册?
用53的B版,我记得是紫色的,里面高考题分门别类的那版。
基础知识手册的话,如果里面有53没有的考点,或者读音归纳得比较好,可以看。但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它上面(切记),因为那么多东西,如果你没有在做题过程中分清主次去应用,那么浪费在毫无关联的知识点上的时间会很多。
如果你读高三,一切围绕着高考出题模式来规划复习,知识点的累积应该在高二下学期前做好,高三累积知识点是浪费时间,高三应该累积考点。如果之前知识点没有累积得很好,不要紧,围绕着考点复习,你的成绩也能提上去,只是说要比基础扎实的人多花一些体系建构时间。
Q5:语文考卷中,最后的现代文阅读技巧是什么?
如果是有选择项的客观阅读题:
第一,粗读题目,看考点是文章的上下逻辑联系,还是某些词句的解读。
第二,根据第一步的结果,认真仔细的通读,边读边画关键词句,要么注意逻辑联系,要么注意某些词句。不要尝试粗读。
第三,细读题目,根据脑海中的文章印象,划掉明显错误的选项。
第四,对有疑惑的剩余选项互相比较一下,然后折回文章,在跟这些选项有关的段落细读,联系上下文分析。大多数答案基本就在这步出来了。
第五,还有两个十分相近的答案不知如何抉择?能走到这步,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理解了文章,但对选项的含义,要么想得太多,要么想得太少。想得太多的,就简化思路,尽量回归出题最简单的目的;想得太少的,就考虑之前是不是注意发现题目上有陷阱。
Q6:社科文章读不懂怎么办?
表面的主线和主题是容易抓住的。
主线:首先、然后这些低级和高级的连接词,段落句,重点关注。划线强调。依此整理出文章骨架。主题:这类文章主题普遍好抓,只是一些细节会表意混淆,需要注意分辨。
我提倡的做题顺序:先通读全文,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少许做笔记。→读选择题,读主观题,看主观题中是否有东西可印证到选择题中,即使发生概率极低也要注意联系,说不定会解决你的某个客观题大患。→根据选择题,回到原文勾画,根据上下文和常识理解。不要过度理解和粗陋理解。→根据细读后的理解做题。不要过度理解文意,也不要粗陋理解文意,导致粗心大意。
Q7:写作文担心经典立意拿不到高分怎么办?
这种情况,建议你先尝试写经典立意,然后反复完善,让作文分数越写越高。如果某天你发觉,经典立意的作文最高分数你只能写到这了,再想往上提也不可能了。那么就可以剑走偏锋。
但是,如果光写经典立意,你都能写到52-54分了,那么别再想剑走偏锋了。因为这时候再花费的时间成本,已经得不偿失,你可以安心转攻其他版块了。
最重要的是,你不能随便琢磨几篇经典立意作文,看到分数不高,就觉得经典立意不能拿高分。自己要用心,反复完善,才会看到效果。并且,如果你连经典立意都拿不到45分以上,剑走偏锋的立意是不可能拿高分的。
另外,经典立意仍然可以挖掘得更有深度,你可以在立意时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层一层问深。但也别太钻牛角尖哦。
Q8:中考刚过、高一、高二生如何学语文?
这段时间的孩纸,优势在于时间多,可以放心打底子,而不必担心来不及复习。答题的模式如果可以,还是提前上,因为越早开始练习,熟悉度高→做题效率高→心态稳→分数少波动。
这段时间可以抓以下几方面:
1.文言文!实词、虚词、词法、句法抓抓抓,脑子里滚瓜烂熟,达到看文言文和看白话文接近的速度,脑子里对省略句、疑问句、倒装句有一套全自动过滤系统,大量节省高三复习时间。
2.成语和拼音!每年的5.3出来,不用买,找学长学姐借一个中文,复印有成语和拼音的那几页,闲来无事看一看,造个对句错句、只念对音,强化记忆。
3.作文!积累素材数量、积累多角度用素材的能力,多读美文,将矫情能力提上去。文采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以上3点,你能做到一点就很不错了……大多数有拖延症的人,一旦没有老师逼着你系统性地去练习,基本都会无视掉。
Q9:语文底子好但后来又不太行的人,只剩高三一年了,如何提升?
语文底子不错,做题有时候讲求手感的人,如果你找回来当年做语文题目的感觉,应该很快就能赶上了,现在分数不高,我觉得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出问题,你们可以自我检查一下:
1,试卷出得不好。方法:拿你们考区近两年的高考真题,对着看,或者做了真题后比较每道题的花费时长,已经参考答案之间的思路。
2,失分在基础知识积累上,主观题(需要模式化思路)得分还可以。方法不用我说了吧,背背背。
3,失分在主观题上(包括作文),基础知识积累得分还可以。说明你虽然做题感觉找回来了,但你的答题模式一直停留在初中水平。方法:背53的答题模式,应用到刷真题上,对照参考答案研究,提高对模式应用的熟练度,就再也不怕啦。
Q10:语文底子不好的人,只剩高三一年了,如何提升?
先提升作文,然后背答题模式、刷真题、研究真题,熟悉考点。如果你高一高二错过了基础知识积累的时期了,高三就不应应该再花费大量时间积累知识点了,高三应该积累考点。
Q11:距离高考只剩九十天左右,还要买五三吗?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买,因为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倒不如找周围有五三的同学,复印五三上的答题模式那几页,然后买考卷真题集来刷。刷完你们考区的近年三套真题,找出答题弱项和强项。弱项对照答题模式反复练。
Q12:如何分配做题时间?
不同地区的题目不一样,我无法准确给出。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按照分值分配时间。按照你的做题速度和题目分值分配即可。语文的150分钟刚好对应150分,但有些题的分值虽高,却不一定要花相对应多的时间,可以稍微减去一些。好的结果是,一般做完试卷剩10-15分钟左右。
Q13:关于复习资料的寻找
这次更新,是因为有童鞋想要知道我当年的复习书具体是哪几本,而我又苦于私信似乎不能发截图,加上评论区里也有其他童鞋提到过这个问题,所以今天特别在这里放上来。之所以前几次没有放上来,是因为有些书在网上找不到原图、担心被当作打广告、考试地区不同。
1.最新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x1
我找到的清晰图片是江苏化学版的,不过复习时的53封面跟这个一样(B版),大家应该都了解吧。
另外,有童鞋觉得他们自己的辅导书跟53差不多,那有没有必要要53呢?
我建议把资料书的目录拍下来,然后去书店跟五三的目录对比,更全的话就不需要用53了。或者拿着你的资料书对照五三对比完目录再对比内容,如果更好的话,就不用五三了。你最好还要问问你们的语文老师,以后会不会需要用五三,如果ta直到高考都不需要,那你还是用原来的资料书。
我推荐五三是因为它的好评率一直都蛮高,而且到处都买得到,而且它的内容很全,真题丰富。你有更好的书当然可以用更好的,决定要不要之前记得对比两本书的目录和内容。如果略过了这个步骤,你离高考只差几个月时听说五三更好,自己当时没对比,不坚定,再来匆忙更换复习书,你的心态和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2.素材大全x2(一本讲最新时事的、一本对素材选择较别致新颖少见的)
这两本书我貌似高考完就扔掉了,我已经没有多大印象了。不过,选择作文素材大全的依据就只有标题里所说的:
首先,讲最新时事的那本应当是新出的,最好出版时间在高考前的一到半年左右,晚了来不及熟练,早了时事又不是太新。而且,这本书应当按照热点关注或者其他大方向来分类,不要笼统地一说。而且不能太厚,正常页数就好。
其次,素材选择别致的那本,购买时间不限,但里面所涉及的材料是大家不太熟悉、可以体现文化逼格的。我觉得这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因为世面上很多素材书的材料是重复的,但总有几本是与众不同的。特别注意,可以体现文化逼格的素材书,语言上的优美力度一般不低,也许一定程度上能改造你的文采。
求大家不要再追问我当年用的素材书是哪本了QAQ,我所能告诉你们的,只有选择素材书的依据。有的孩纸说找不到别致新颖的素材书,我想说不是要求全部别致新颖,只要书里的素材不那么与其他素材书千篇一律,就够了。可以先观察你周围同学一般用的素材和素材书,然后自己去书店找不一样的就好。其实高考范畴下的素材新颖,无非指的是这素材用的人不多但又不偏题而已。
3.初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译书x1
之前以为网上不会用,试着搜了一艘,居然找到了。我是在京东上找到的,但它只与人教课标版2014年最新教材配套,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版本的。
4.小甘语文背诵小册子x1
小甘居然网上也有,不过它既有大开本也有小开本。当年老师帮全班定了小开本,挺实用的,我到哪里都带一只铅笔和它。后来有同学自己去买了大开本,但我觉得那个不便携,失去了随时随地背书的好机会,不过大开本里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其他篇目,有额外需要的同学也可以买来试试。所以在此主要推荐小开本。我的小甘似乎是针对人教版的,但里面的都是必考的。我选择小甘是因为这本书没有超纲篇目,也没有缺少必考篇目,同时本子小,便于携带。你如果觉得的的资料也不错,那我觉得买小甘没必要。重要的是,一旦你开始用它,直到高考以前就不能再更换背诵书了,一本复习资料要用透。多次更换会大大降低你的复习效率。
5.历次模拟考卷x1(无需复印)
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不过记得买个夹子,之后如果试卷很多,自己在开头写个目录什么的也不错。觉得哪张试卷比较重要,也可以用铅笔画圈。不建议用红笔画,因为每个阶段试卷的重要性不同。复习熟了后,画圈的试卷就可以擦去圈了。
语文这个学科在高中几个学科当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状态。
首先,语文高分段的人数相对较少。
作为一门150分的学科,大家感觉语文高分段(130+/140+)的人数明显低于英语和数学两科。这对一个设分150分的学科来说是不合理的。
而且,从最终高考的成绩分布来看,除了要冲击全省前十的那部分学生,其余学生只要自己的数学、英语和综合比较优秀,语文只考个120多分并不影响他们录取到一个不错的大学。因为大量语文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之间,反正也拉不开差距。
尽管如此,在2016年多省回归全国卷以后,出现了一篇所谓的湖南家长质疑河北语文140+的考生,不合理地偏高。质疑的矛头直指衡中。要知道衡中很多老师对学生语文的要求就是130分,而从结果上看,并不是一个噱头。
第二,语文学习提高的路径不够清晰。
很多语文老师非常强调素养、要学生多看书。当然初衷是好的,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对于很多语文学得不好的学生来说(其中不乏数学英语物理三科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这个方法并没有直接的作用。
甚至也有很多理科生会觉得,语文强调素养,就好比数学强调智商一样。我知道智商/素养高了,数学/语文一定会上去,但是问题是我就是一个没什么文化/智商的人啊。
对于很多理科生(甚至竞赛生)来说,提高一个科目,就是往这个科目上堆时间、刷题,但是语文老师给出的语文提高路径,却不是那么清晰并且奏效。很多学生盲目地刷了很多语文高考题,仍然看不到进步和提高。这导致了语文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沦为一个“性价比”不高的科目,在语文上花时间不如多刷几套数学题。
第三,学生对语文的知识体系不够清晰。
很多想提高语文这个科目的学生都需要扪心自问一下:语文这个学科各种题型的知识点,能不能像数学公式、物理模型、化学方程式一样,清晰全面地在一张纸上罗列出来。
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连自己的知识缺漏在哪里都不知道,连每次考试的丢分点在哪里都不知道,语文要想上130分,怎么有可能?
很多高中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处于一种也想过好好学,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的状态,因为既不知道自己的知识缺漏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提高。
任何一个学科都应当有其明确的知识体系,或者更功利一点说,考试也该有一个考试范围吧。这不是老师没讲过,而是没有强调过,而学生也不重视。
因此,语文真的想像数学、英语那样,以130分为目标,而不是拿个120分得过且过,一切都必须围绕着清晰的知识体系来,对应不同的知识点,找到回答问题的套路方法。
吐槽完毕,以下是正文:
问题是学习语文有什么好的经验,从我上面的吐槽就可以看出我的观点,语文的学习和考试并不是割裂的,一些语文成绩不高的学生或者自以为自己语文非常6的人,都是在连语文学习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盲目地反对语文应试。
于是接下来的回答,我希望从语文应试的角度,反过来谈谈语文学习。
---------------------------------
议论文写作:争议最大,误区最深
作文对于高考语文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凡是高考语文能够稳定在130分以上的学生,语文作文都必须在50分以上。无论是语文总分在100分出头,还是在110分到120分之间难以继续提高的同学,作文都是一块大分值的“肥肉”。
很多人觉得语文作文就是一个看脸的题,字写得好看就高分。实际上我在另一篇文章当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作文当中字体确实会影响最终的分数,但是对于作文目标在50分以上的学生,光有漂亮的字体
高考语文作文,哪种字体更受评卷老师偏爱? - 陈柞同的回答
高考作文从分值分布来看其实很有意思,除了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字功底差,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无法满足字数要求之外,绝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出现在审题立意上,连带着后面的结构框架、论证都出现问题。分数落到40分以下的学生,文章往往存在着偏题、离题的问题。分数在40-45分迟迟无法突破的学生,也常常存在着剑走偏锋、扣题不准、结构混乱等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堆砌辞藻、“打磨语言”、“名人开会”反而成为一种最简单直接,但事实上,在如今的全国卷、地方卷的模式下,并不是那么有效的提分方式。
议论文的写作与考察可以分为工具性、文学性两个范畴。工具性,即是要求立意明确,行文有逻辑、有条理,表达清晰。文学性,是指文辞华丽、文采飞扬。
非常可惜的是,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在议论文的审题立意、辨证逻辑、论证方法、论证技巧等方面花费的时间过少,甚至很多老师的作文课往往都是“讲解范文+当堂作文”的模式,学生也鲜有就同一篇作文与老师反复修改求证的经历。最终的结果是即便作文穷尽了辞藻,得分总是无法达到预期。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使得文学性可以依靠大量的模仿、阅读、甚至辞藻堆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议论文的工具性则需要一个更加细化的指导,包含拆解作文题目、分析高分作文、练习如何搭结构、展开论证等步骤。
一套完整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必须包括:审题、分类、立意、结构、论据、论证的具体指导,目的就在于使行文更加有章法,使强化训练变得更加有方向,使所有的文章不是滥俗无意义的套作。
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如果时间不是特别紧张,非常推荐在平时的阅读中,一边学习文章的结构框架,一边积累作文素材。为了学习议论文的框架,阅读素材不应当选择散文随笔、小说等结构不好把握的文学作品,而是应当在社论社评、评论性文章、学者的学术作品和通俗读物入手。这类文章的论点、分论点、逻辑结构、论证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相应的也比较好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做现代文阅读最喜欢这类文章的原因)。
对于只是希望拓展课外阅读的学生,尤其是时间有限的高三学生来说,建议挑选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去思考几个问题:
◆“文章为什么说服了我?”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观点之间关系是什么?”
◆“作者先论证什么再论证什么,为什么以这样的逻辑展开?”
对于文章搭结构的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对文章进行精读的时候,可以在一张A4纸上把文章的开头结尾、每段的主要观点、论点、分论点、论证方法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罗列下来。这个方法比较花费时间,不适合高三学生花大力气去做。
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思考深度较深,完全可以尝试一些不需要太多基础知识的学术作品或学术型通俗读物,比如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当中的《逼近的瘟疫》、《路西法效应》、《枪炮、病菌与钢铁》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最后说下作文素材,其实,积累素材无非:名言、事例、观点三大部分,这里分开来说。
名言部分高中其实都会帮学生进行整理的,学生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阅读去积累。有些学生喜欢“拿来主义”地看一些高考高分作文(尤其开头结尾),但要注意分析这些高分作文是如何使用这些名人名言的。
事例就是名人轶事、传说神话、小说传记、新闻事件这类,靠学生的积累和课外阅读。这类事例类的素材其实挺好用的,因为一个事情可以多个角度去解读,所以一个素材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被大家用滥的苏东坡李白就是这些。对高三学生来说,可以从下面三个地方积累:
◆一是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些经典电影(别看电视剧,会累死),比如经典世界名著改编的《悲惨世界》、《飘》等,或者《少年Pi的奇幻漂流》、《肖申克的救赎》、《楚门的世界》等;
◆二是可以看一些名家写的其他名人,比如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北岛的《时间的玫瑰》等;
◆三是一些时事类文章报道的名人、艺术家、科学家,这里我就不罗列了。
一些学生也喜欢去积累希腊神话当中的事例,人物名字洋气,情节寓意深刻,文章结构短小,所以也很适合用作素材积累。
最后是观点,这里不建议做专门的积累。很多写作文总是因为剑走偏锋而拿不到高分的学生,往往都是存在审题问题,前面已经讲过,我自己高中也是这样。
当然,必须强调一下,不要矫枉过正,现在全国卷的作文趋势下,写作文不是完全靠事例、靠“名人开会”能够堆起来的了,素材一定是建立在好的审题和框架前提下。
--------------------------------
古诗词鉴赏:知识框架+刷题积累
古诗词鉴赏属于语文知识框架中的基础知识,在这个版块中无论是考察的能力要求还是答题套路都是非常清晰而单调的。在古诗词鉴赏这个知识版块上并不需要非常高超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每次考试哪怕丢1分丢2分都是很可惜的。
古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无外乎三项,即:内容、手法、情感。
在古诗词鉴赏上仍然有缺漏的学生,应当在课下做这样一个工作:
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把平时学习、考试中遇到过、学过的所有题材、手法和情感,按照一个知识框架罗列一遍,再将参考答案中对应的答题思路和套路与之一一匹配。
在这之后,每次回答古诗词鉴赏问题时,回想这个框架当中的单个知识点,逐个检索需要题目考察的题材、手法和情感,按照对应的答题思路和套路去回答问题。这样至少知道自己什么点答到了,什么点没答到,对照标准答案也能够精确地判断自己的丢分点在哪里。
比如说手法题,第一步要明确手法名称,第二步对手法进行分析(结合手法翻译诗句+使用该手法的效果),第三步分析作者情感。你总结来总结去,发现什么题都得写上作者情感,无论原题里面有没有明确问,这样每次才能做到对得清楚,错得明白。
16年的北京高考题,给了两首诗,然后问: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游山西村》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的学生被题干迷惑了,说这是考内容呢,没考情感啊。但最后得分点里面还是有情感分。一个“套路深”的学生答题,就算自己没想着写上作者情感,在答题模板的提醒下,也得写上。
古诗词鉴赏这个模块,只要做好知识框架的梳理,借助每次考试和作业的标准答案将答题思路和套路融入知识框架当中,拿高分并不难,但要拿满分还需要做一个额外的工作,即刷题总结。
很多学生会发现,全国卷的考题在稳定性的基础上,也不时像北京卷一样灵活化出题。比如在题干中并不直接问某种手法,或者对知识的考察更加细致、包括手法的定义、常见用法、手法的判别,甚至这个手法的典型诗句都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把握题目。
因此,仅仅有知识框架和套路手法还不够,在做题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每次遇到的新考法、新例子添加到原本的知识框架中,随着做题越来越多不断丰富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做到考不倒。
举个例子,16年高考里面有道古诗词题目这么出的:“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中“声色兼备”是?看起来是灵活,像个新概念,但其实就是常见手法里面"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一种形式,对这个手法足够熟悉,这题怎么都错不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基本功要扎实,框子要先搭起来。
总结一下,一是基本功扎实,二是熟悉答题模板。当这个整理和刷题总结的工作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框架就已经印到了脑袋里,再怎么考都考不出这个范围。
----------------------------
文言文阅读:六招“硬功夫”
文言文阅读更明确,不多说,至少30篇文言文的硬功夫做基础,没什么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刷30篇。不过对于高中生来说,30篇真的不算多。)
什么叫硬功夫,就是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这六项。
事实上,大部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本上的文言文时,就是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过去,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一个虚词“而”,到底是表顺承,表转折还是表并列都要清楚。
很多学生总觉得语文老师讲得不重要,或者课上听过课下也没有在专用的本子上做好这些实词、虚词、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总结,每次小测凭借短时间的囫囵吞枣,错了一两个也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缺漏就这么越攒越多。
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就好像英语的单词、固定搭配和语法一样,你不做积累、不总结课本的生词,在考场上不仅阅读速度上不来,理解文义也会出现偏差,更别说文言文本身还会考察的词义和句子翻译了。
对于想要在文言文阅读上有所突破的学生来说,真的必须好好扪心自问一下,课本里给的文言文,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是不是真的懂了。在不能得到一个肯定回答的情况下,就必须逐字逐句地去看,不要先问什么是重点,没看过的,都是重点。
当然,在语文学科上仍然能紧跟老师的同学,想在文言文阅读上进一步提高,还需要持续地进行积累。
一方面,每次作业和考试中出现文言文题目的时候,都像之前一样,从六个项目总结一遍,这一工作可以越做越粗,因为本身到后期的时候你会发现,没什么新鲜东西,都是你总结过很多次的了,只要把不会的那几个挑出来背过就行了。
另一方面,需要对已有的总结进行纵向的整合,比如这个“而”字一共有几种用法,都考过哪些典型的句子,都列一遍,方便记忆。做到这样,文言文才能奔着满分去。
-----------------------------
现代文阅读:文章分层+概括段意
先明确一下,这里的现代文指的是带有主观题的大阅读。
自古诗文不分家,现代文和古诗词非常像,都是在基本功的基础上运用套路的问题。只不过现代文的知识框架体系比古诗词更庞大,知识点更散一些,基本可以把古诗词那个体系给融合进去。
比如16年北京高考现代文有道题说: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你会发现,这就是古诗词知识体系里面,常见手法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一个分支,都没跳出核心知识的范畴。
再比如,看一下近几年的北京卷高考题,就会发现考的比较多的是,比如文章标题的作用,他给你换个说法,问你为什么使用这个标题,或者说这个标题的用意是什么,或者为什么选这个标题没选另外一个标题。那首先得能分辨,这种问法就是在考察标题的作用呢,还得知道一般标题作用题的思考角度有几个,一个一个套进去,再结合原文分析。
现代文和古诗词略有不同的地方,即现代文更强调一个训练方法,就是从小学开始就训练的一个能力:把全文分成几个层次,并概括归纳每层的段意,划出关键句。这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脉络,知道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遇到的每篇现代文阅读最好都能做这个工作。有些学生觉着烦,又没考文章的脉络,你老让我分层次,写层义浪费时间啊,但这个工作必不可缺,慢慢你会发现,进行了这一个步骤,不知不觉地你把握文章主旨更准了,抓得分点也更准了。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工作早开始早受益,而且后期会越做越快,一篇文章看一遍,自然就分好层了。
其实语文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一是语文素养的培养,很多人觉得应试语文对素养的考察较弱,但答主认为,如果想要更容易地拿到高分,或是想要经常性地拿到130以上,深厚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用的。这一环节从没上高中就已经开始,时间充裕的高一高二学生可以着意培养一下
二是应试知识的积累,这部分做好后其实语文答到120以上已经不成问题了。其中就包括基础的成语病句,答题模版,古诗文知识等等,老师上课也都会讲到。可以理解为,这一环节是从踏入高一的第一天开始的。
三是做题技巧的总结,与上一环节结合,其实这时一些非常会应试的同学已经可以取得130以上的分数了(比如我看到过的
@郑枫
学长)。可以说,这一环节是从你开始做第一套卷子时开始的。
接下来我一个一个环节细讲一下
一.关于提升语文素养
答主觉得,语文素养在应试中其实发挥的是类似英语“语感”的作用。大家可能会有类似的体验,比如说:“我不知道这个病句哪里错了但我就是觉得不顺口”,或是“我不知道怎么看出来的但我就是觉得诗人很悲伤”,这类“蜜汁做对”其实就可以解释为是语文素养在帮忙。我说“语文素养让拿高分更容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语文素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的用词,你的知识储备都瞬间高大上起来,在作文,成语上的好处就不必说了,语文课装逼也更方便不是(^∇^)
拿答主自己举栗子,答主小时候有个特别能谝(猜出答主哪里人了吗)的奥语老师,天天上课把古典文学啊,名著啊什么的当故事讲,直接导致答主当时看书,背诗热情奇高无比,我一直觉得这段经历对我语文水平甚至口才的提升都功不可没。
回到正题上来,中学生怎样才能在日常加强语文素养积累呢?
答主认为,其实2016年全国一作文总结得就很好,除了中学生实在是没什么生活实践以外,“课堂”和“阅读”的确是最主要的两方面。
如果你非常幸运地有了一名口才好且讲课靠谱的老师,那你就拥有了一个很棒的先天机会。语文课本本身就是提升素养的绝佳工具(想想能编课本的个个都不是吃素的),有一个靠谱老师引导解读再好不过了,上课撑住别困认真听就好了。但如果很不幸,你的老师无法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的话,你就只能靠阅读来自主“加料”了
二.关于积累应试知识
答主平时喜欢把一张语文卷子划分成四部分:
一是可以靠背诵完全解决的部分,包括古诗文默写,成语病句等等基础知识
二是需要运用理解分析技巧的部分,包括各种阅读和赏析
三是作文部分
四是玄学部分,包括社科文(有些地方叫小阅读),补写句子这种依赖人品和第六感来得分的题目
要一一攻破前三个部分(第四部分建议帮班里多扫扫地攒人品),我们需要的工具有:曲一线《知识清单》(绿色),活页本一个,随便一个版本的高中古诗文全解一本(我没记错的话小猿搜题上就有)
第一部分是纯粹的体力活,必须了解的诗词、成语、病句类型《知识清单》上已经蛮全的了,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不熟悉的东西(不会的成语啊,老是背错的句子啊)抄到本子上不停的背就好了,以后做题过程中也要不断添加。这个习惯要一直坚持到高中结束。另外考理解性默写的地区的同学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必备篇目每一句的意思和手法都细细过一遍。
第二部分其实就是所谓的答题模版。《知识清单》上已经有了一部分题型整理,建议先大概记下来,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到本子上,后期再见到套不了模版的题在一点一点加进去,其实方法和第一部分差不多。
作文部分要坚决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抄来抄去有提高”。不是说要整段化用或者套作啊,是说当你把别人用得很妙的句子记下来以后,碰到合适的语境就可以改一改拿出来用。平时多看一些范文,顺眼的部分裁下来贴的本子上,有空就背。看书甚至做人物传记阅读的时候,碰到合适的素材都要随时记下来。前面书单里的很多书都有大把大把的金句,一定要好好收为己用。
三.关于掌握应试技巧
这其实是一个很玄的部分,主要拼的就是你对出题人的了解程度。高考要考的点其实相对来说是很固定的,老师考察的手法其实也很单一(当然,今年全国二狠狠打了这句话的脸)。比如说大阅读的选择题,设错手法就是那么几个,每年翻来覆去地考。那么要掌握高考出题老师的出题习惯,你需要做的就是—足够熟悉高考真题。
仍然用答主举栗子。答主用的是全国二卷,与全国一卷,三卷,曾经的辽宁卷和宁夏海南卷出自同一群老师之手。答主把历年这几套卷子都找来,相同的题型裁下来贴在一起,一遍一遍做。做完对答案,你会发现其实答题的语言都偏固定,比如说现代文阅读的“好处题”,还有“诗人感情”,“表现手法”之类的题,多背几道题的答案,每次照猫画虎就好。
全国卷这几年好像也正在慢慢想改掉这个bug,答主今年选择跪了,不过在我看来,主观部分仍然没有跳出模式,并不难对付。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高考语文归根结底就靠九个字:
勤积累,多动笔,肯背诵!
勤积累,多动笔,肯背诵!
勤积累,多动笔,肯背诵!
重要的事说三遍!!!
北大铭师堂 . 中高考新课标冲刺专家
高三初三全托班复读班
高一班: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高三高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生物
另开设: 高三初三全托班复读班 高考中考冲刺签约班 初一初二衔接班
初高中各科周末班晚班 VIP 精英5人班 VIP 白金一对一
咨询报名热线:0851-86889017 13124677881 15185112921
总校:喷水池陕西路与延安东路交叉口贵州科学院3楼
十年来,北大铭师堂始终以圆梦学子,塑造英才为己任,不断传承和发扬明志求真、克己的教育理念,以精神之力驱动进步,以专注之心打造精英,至今已向全国各地高校输送上万名优秀学子,众多英才升入国内一流名校,精彩绝伦的激情教学,无与伦比的培训效果,北大铭师堂改变你的人生,助你实现名校梦想!
上一篇:高中语文提分最全攻略(中篇,第一部分),独家发布,为真正想提升成绩者准备
下一篇:学好化学的绝招都在这儿!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34472次 /今日浏览491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免责申明: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